2022年4月17日下午3:00,民族学人类学学院2021级、2020级博士研究生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了第34期读书报告会。本次读书报告会的汇报者是来自2021级民族学专业的李娜和白娜仁两位博士生。民族学人类学学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纳日碧力戈教授出席了本次读书报告会并进行指导,2021级博士生德力海主持本次读书报告会。
读书报告会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两位主讲人分别分享了选自于《民族艺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的两篇论文,从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地介绍,并分享了学习心得。
李娜同学分享的论文是《超越现代性的景德镇发展模式:从生产地到艺术区的变迁》,(《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一文。分享者首先介绍了论文作者、发表期刊及文章研究视角等基本概况,其次重点介绍了该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等,强调景德镇的发展模式就是一个中国发展的新模式,这个模式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发掘了传统的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做到了与世界的文化和经济共享共赢,美美与共。
白娜仁同学分享的论文是《网络民族志的涌现——当下世界人类学书写的文化转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一文。主要由论文作者学术背景介绍、相关概念的说明、论文内容介绍和个人反思等几部分做了分享。互联网的发达和普及不可避免地促使了网络民族志的涌现,这也对人类学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变化:民族志之变、田野地点之变、社会之变、个人之变和文化之变。文化转型伴随着传统时空界限的打破,民族志书写和传播也进入了超文本时代。
第二个环节为讨论和点评环节。首先,参加读书报告会的同学们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想,并围绕主讲的两篇论文提出了进一步商榷的或思考的问题,与分享者进行了较深入的交流沟通。
最后,纳日碧力戈教授进行点评和总结。纳老师对分享人及同学们的讨论给予了充分肯定后强调,同学们首先要善于利用资源,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及个人兴趣做接地气的研究;其次要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多学习多合作;三是要善于根据现有材料重新组合创新;四是要根据文中所提的问题,学会触类旁通,不要仅仅局限于一篇文章,要多听不一样声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不仅能够让同学们分享到读书的收获,思考读书过程中的问题,更能够通过讨论增加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探索更多更深的维度,这对于同学们而言是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