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张雅婷
图片:牟怀超
2020年10月25日下午15:00于科研楼301,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主办的“碧立格”系列读书会第四期准时开讲。本次读书会由民人院博士生李慧茹主讲,由乌日陶克套胡院长主持。汇报书目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参与本场读书会的成员还包括我院党总支副书记阿荣老师,赵树冈教授,麦拉苏老师,以及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90余人。
李慧茹博士首先对作者简介和本书目录进行简要说明。接着,从华夏边缘的形成与变迁,为什么要从边缘研究华夏以及怎样从边缘研究华夏三个维度来阐述本书的核心问题:何为华夏。在第一部分中为我们理清了华夏边缘形成与变迁的主要脉络——由于受自然生态特征的影响到导致人类经济活动的变迁进而促使族群分类与边界划分的形成。在第二部分中,介绍了从边缘研究华夏的原因与重要性。在第三部分中,讲述了作者从边缘看华夏的两种方法: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李慧茹博士还具体的界定了历史记忆这一概念,以及族群认同的划分类型。
接下来,同学们开拓思维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师生们从种族,族群,种群,人群几个专业概念的辨析入手,进而上升到现实关怀层面,就民族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交流。同时赵树冈教授和乌日陶克套胡院长还就边缘的概念和历史的客观性问题进行了中肯的剖析,“边缘”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是刻着历史时代烙印的。对于历史是否客观而言,应该说没有绝对的客观公正,因为史书,文献,都会带有一定的主体性及作者们的意志,因而也呈现出历史多元化的视角与多层次的解读。这种建构历史的视角背后所依的还是最根本的因素——社会经济基础。历史很大程度上是为现实服务的,是与现实需要,政策需要,国家建设需要密不可分的。所以“历史”与历史事实的范畴是要科学的区分开来的。两位老师精彩的说法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会议最后,乌院长进行会议总结,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愿读书会能够让大家在各种思想的交流探讨中“追溯经典、启迪哲思”,同时,也为民人院奠定更为深厚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