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宗教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和中国宗教学的复兴几乎同步,迄今已有3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内蒙古师范大学涌现了一批致力于蒙古族宗教文化和蒙古族宗教文献研究的学者,这些学者研究的领域涵盖了藏传佛教在内蒙地区的发展史、蒙古族佛教文学,以及萨满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内蒙地区的传播史,蒙古族宗教文献、蒙古族宗教思维等各个领域。
1999年,我校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宗教研究所,由金峰教授担任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2003年研究所被批准设立宗教学硕士点,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宗教学硕士研究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招收宗教学硕士的学位点。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在宗教学研究领域的优势,提升学校宗教学研究的协同创新能力,内蒙古师范大学于2014年9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我校共同创建了“内蒙古师范大学佛学文化研究院”这一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也决定在我校建立“蒙古佛教研究基地”,研究院与研究基地于2014年11月11日同时在我校隆重挂牌成立。
内蒙古师范大学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曹中建担任研究院的顾问委员会主任;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卓新平教授担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教授担任佛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任纪华传教授担任执行院长,兼任汉传佛教研究所所长;聘请金峰教授为首席专家。2015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聘请了卓新平、魏道儒两位学部委员担任我校兼职博士生导师,同时陆续聘请了金泽、王志远、纪华传、何劲松、李建欣、唐晓峰、曾传辉、周广荣、嘉木扬·凯朝、夏德美等多位宗教学名师担任我校兼职教授与兼职硕士生导师。
大批的宗教学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为我校宗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迅速提升了我校宗教学科研与教学的综合实力。我校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佛学文化研究院为科研创新平台,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的高端学术资源,以内蒙古藏传佛教发展史及北方游牧民族宗教文化研究为中心,在科研创新、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精品课程打造、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展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近五年来,我校以佛学文化研究院为创新平台,整合资源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6项,省部级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一般项目3项,科研资金合计520万。五年来陆续出版专著8部、编著5部、译著2部、教材1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蒙古文核心期刊论文15篇。
此外,内蒙古师范大学佛学文化研究院还与蒙古国科学院历史考古研究所、蒙古国兴盛时轮文化中心、中国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内蒙古佛教文化博物馆等多家机构签署学术研究、文创产品开发协议,承担多项横向课题,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与效益。
内蒙古师范大学佛学文化研究院坚持以内蒙古藏传佛教及北方游牧民族宗教文化研究为特色,同时努力拓展宗教学理论、汉传佛教、蒙古族佛教艺术、蒙古族信仰民俗等相关领域与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佛学文化研究院的发展目标是充分利用我校宗教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地域优势与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有组织、有规划、有目的、全方位地深入开展对蒙古民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宗教文化的研究,力争在短时间内将佛学文化研究院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宗教研究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