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民族风情处,深耕人文沃土间。当金秋的风拂过师大校园,民族学人类学学院也迎来了一群怀揣文化热忱的新面孔——2025级本、硕、博新生在此开启人生新程。这场以“温暖”为底色、以“专业”为骨架、以“使命”为航向的迎新工作,终在师生同心下圆满画上句点。
迎新筹备早,细节藏温情。为让新生第一眼就感受到“民人院特色”,学院提前规划的不仅是横幅与打卡牌,志愿者们提前从物资搬运到流程演练,从迎新联络群的提前答疑到宿舍楼下的“行李搬运队”,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民人院,等你很久了。”

迎新报到现场,人头攒动,秩序井然,学院团总支书记姜鑫、学生工作与就业办公室主任包双成、辅导员宋小波以及25级新生班班主任,有条不紊地为学生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分工和指导,还以热情的态度为新生家长介绍学院的特色。

学生志愿者们高效分工,从注册、资料领取到住宿安排引领,细致处理着每一步的工作。这些细节中都凝聚着团队的协作与专业精神,让2025级的新生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民人院良好的氛围和强大的凝聚力。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领导高度重视2025级迎新工作。迎新期间,学校党委书记李树林,党委委员、副校长韩巍等校领导深入迎新现场,统筹组织、指导工作并传递关怀。

学院党委书记包凤兰、副书记副院长陆一琼、副院长满达等学院领导,热情迎接新同学,真诚与家长沟通,主动关注学生需求,为新生答疑解惑、加油鼓劲。在各级领导的引领与呵护下,新生眼中对未知的忐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热忱,青春的梦想在此刻悄然种下。

新程已启,未来可期。2025级本、硕、博新生的到来,为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蓬勃的活力——他们将在民人院的课堂上汲取理论养分,在田野间探寻文化真谛,以脚步丈量民族大地的广度,以思考挖掘人类文明的深度。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愿2025级的民人院新生,以田野调查为丈量世界的脚步,以文化观察为解读文明的钥匙,在民族智慧的传承中坚定初心,在人类文明的对话中开阔视野,终能成长为“懂民族、爱国家、有情怀、能担当”的新时代学者,在民人院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学生会宣传部 刘安淇
初审:宋小波 复审:陆一琼 终审:包凤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