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Fieldwork)是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核心研究方法,对于每一位从事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学者、学生来说可谓意义非凡。自7月29日起,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全体2020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开始为期1个月的田野调查。其中,由12名本科生与2名研究生组成的第三组田野调查小组,来到赤峰市巴林右旗,围绕 “格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巴林右旗历史文化(辽代至清代)”、“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田野调查。
8月15日,我院党委书记包凤兰、教学秘书范尊前来大板镇慰问田野调查中的巴林右旗组师生,为该组接下来继续深入的田野工作鼓足了士气。
学院党委书记包凤兰与教学秘书范尊前来看望田野中的巴林右旗组
8月16日下午,在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宝木图嘎查的田野调查中,第三组田野小组13名同学划分成5个小分队,以分散与随机的形式,入户访谈,获得了许多珍贵的一手田野资料。
第一小分队在入户调研中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田野调查,让同学们更为直观地参与观察当地农、牧民的日常生活, 8月17日乌日格木乐老师带队全体小组成员从大板镇乘坐大巴车,前往巴林右旗最东边的西拉沐沦苏木,并安排学生分别入住沙布嘎嘎查、达林台嘎查、苏吉嘎查、哈日巴召村等当地的农牧民家,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与记录,体验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
8月18日恰逢“大学生摇篮”——沙布嘎嘎查2022年大学新生表彰大会
三位同学入住沙布嘎嘎查一牧民餐厅进行田野调查
入住达林台嘎查牧民家的同学协助喂羊驱虫药
在住户家田地里协助摘毛豆
哈日巴召村的两组同学与家庭成员包饺子聚餐
入住苏吉嘎查的同学走访街边商户门铺
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人类学专业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其最终的目的是基于田野资料形成一个民族志文本。因此,为及时总结珍贵的田野调查经验,在结束“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田野工作之后,巴林右旗组进行了小组分享与交流,结合每位同学的研究兴趣与独特视角,确定了研究选题,为撰写田野调查报告、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奠定了基础。
8月22日晚田野工作分享交流与选题确定
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已接近尾声,巴林右旗调查组更加珍惜在田野中的难得时光,参加了宝日勿苏镇一年一度的“中国葵花看赤峰,赤峰葵花看宝日勿苏”葵花节,深切体验了巴林右旗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此外,通过走访当地产业经济示范户、老党员、老艺术家,继续记录关于美丽富饶的“文化巴林”的故事。
拜访西门塔尔肉牛养殖百万大户
拜访巴彦花嘎查40年老村支部书记
倾听非物质文化遗产“好来宝”传承人的故事
在过去的28天里,巴林右旗组深入体验了格斯尔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登上赛罕乌拉山顶领略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山绿水,在参观辽庆陵、固伦淑慧公主陵了解巴林右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看到了各苏木嘎查产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的畜牧业发展,更感受了高度重视人才教育的“文化巴林”底蕴……这些丰富的田野资料与难忘的田野经历,都将成为巴林右旗组师生今后学习、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