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访问旧版 联系我们 蒙语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北京大学历史系包茂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刘晓春研究员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日期:2019-07-10]

      2019年5月25日下午,我校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包茂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刘晓春研究员、在田家炳教学楼603会议室分别做了题为“‘人类世’与环境史研究”、“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主题报告,本次报告由何群教教授主持,我院和兄弟院系多位博士、硕士生到场聆听学习。

      包茂红教授的报告“‘人类世’与环境史研究”主要包括:一、环境史研究及其新发展;二、“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及其演进;三、“人类世”对环境史研究的贡献和挑战。环境史研究发展迅猛,表现出专业性增强、逐渐国际化和主流化的特点。包教授指出:由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提出的“人类世”概念,虽然在分期等问题上尚存分歧,但已被应用于世界环境史研究。

      包教授指出:环境史研究人及其社会与自然的其它部分相互作用的关系史,这个定义突破了传统的人与自然二分的思维,包含了整体论和有机论的新思维。由此出发,环境史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变迁、物质或经济环境史、政治环境史及文化环境史。

      它给与环境史研究提供了新概念和分析工具,正在促成环境史研究的自然科学化,进而可能形成新的历史叙事。与此同时,它也给历史编撰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地质分期与历史分期的对接契合、地球之史与人类史的协调、生态可持续性与人类社会可持续性的平衡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包教授指出:“人类世”与环境史研究的关系是一个发展中的、开放的关系。学术创新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的概念、方法和新成果;创新的学术研究为认识建立在生物和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地球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具有启示意义。

      刘晓春研究员的报告——“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分布、经济社会发展概况;二、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学理价值;三、交流、交往、交融:当代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转型及民族自觉;全球视野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研究面临的挑战。

      刘晓春研究员作为鄂伦春族一员,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及现代化冲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切身,洞察深入;而结合自己多年在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地实地调查获得的经验和认识,对我国鄂伦春族、赫哲族传统文化形态、变迁形貌及原因的梳理,并与俄罗斯埃文基人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影响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发展的包括诸如民族文化特征、人文、生态环境及变化等多重原因,尤其建立于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高度的讨论,高屋建瓴,令在场耳目一新

      刘晓春研究员认为:好在有国家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包括鄂伦春族在内的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严重流失局面得到有力遏制,传统文化出现复苏、复兴态势。随着外部社会对文化多样性意义认识的日益深入,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日益得到广泛认可、尊重和重视。就民族自身而言,“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民族自身也在慢慢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本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登高望远!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可持续存在密切关联。

      两位专家报告在热烈掌声中结束。乌日套格套院长高度称赞了两位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带给在场大家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持人何群教授对报告做了精彩点评。在场学生纷纷向两位老师提问,请教,会场气氛活泼,热烈。

上一条:我校兼职教授孟松林在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座谈
下一条: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党员赴老牛湾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建党98周年主题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