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访问旧版 联系我们 蒙语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学术科研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博士研究生第92-93期

[日期:2025-05-24]


2025522日晚上7:00,我院在田楼607会议室举行了博士研究生第92-93期读书报告会。此次读书报告会邀请到包凤兰教授参加并指导,2024级博士研究生赛萨蒙(老挝)、张宇(苏丹)两位同学主讲,2024级博士参加了此次读书报告会。

赛萨蒙同学重点推介了由马青云、谭晓明两位学者发表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的专题研究《家国与个人——中老跨境婚姻失败案例的人类学研究》。该论文立足中老边境地区,通过深入田野调查,系统梳理了因社会文化调适障碍导致的跨境婚姻破裂现象。研究不仅剖析了婚姻失败背后的深层文化动因,更创新性地探讨了此类案例对区域跨境人口治理体系和社会再融入机制提出的新挑战,为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张宇同学分享了尼日利亚文学巨匠奇努阿·阿切贝(Chinua Achebe)的代表作《分崩离析》。这部被誉为“非洲文学里程碑”的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展现了殖民主义与文化碰撞的双重悲剧:一方面,西方殖民者的文化霸权无情撕裂了伊博传统社会的肌理;另一方面,部落社会固有的暴力崇拜与排外倾向等内在缺陷,也在历史转折关头成为加速文明解体的催化剂。该作品对理解当代全球文化冲突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针对赛萨蒙的论文分享,问题聚焦于跨境婚姻的社会治理、文化适应机制及政策优化方向;而围绕张宇解读的《分崩离析》,讨论则延伸至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冲突、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及文学叙事中的历史反思。

在总结发言中,包凤兰教授特别强调,此类读书交流形式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它帮助跨学科背景的博士生快速融入民族学学术共同体,理解学科核心议题;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研究视角的碰撞,能够打破固有认知边界,催生创新性研究思路。她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开放、批判的学术态度,在未来的研究中探索更具突破性的学术命题。



下一条: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博士研究生第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