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访问旧版 联系我们 蒙语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学术科研 → 正文
学术科研

我院敬邀内蒙古大学希都日古教授做学术报告

[日期:2024-12-06]

2024126日下午,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史楼244教室,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迎来了内蒙古大学希都日古教授,希都日古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湛的学术修为,让在座的师生们感受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参加这场讲座的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师生。

希都日古,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人。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博士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后,日本国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已完成国家清史工程项目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汉译及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蒙古秘史》山川地名研究,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元明(北元)时期蒙古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出版《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与蒙古文文书档案研究》等专著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希都日古教授系统地介绍了民族文字文献的同时巧妙地穿插了对研究史的细致回顾与深刻总结。首先,希都日古教授提出,中国自古以来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各自民族文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献遗存中,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献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其次对古民族文字文献与民族文字文献做了介绍,古民族文字文献包括卢尼文文献、焉耆龟兹(吐火罗文)文献、于阗文文献、突厥文文献、回鹘文文献、察合台文文献、西夏文文献、契丹文文献和女真文献。民族文字文献包括蒙古文文献(回鹘体蒙古文、蒙古新字即八思巴蒙古文、托忒蒙古文)、藏文文献、满文文献等。

最后希都日古教授提出,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不仅是我国民族关系史、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交往史的重要凭据和内容,同时研究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建立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之一,也是来源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讲座期间,师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在讨论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满怀敬意地向希都日古教授请教。教授则以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耐心细致的态度,逐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详尽而准确的解答。这场学术盛宴,不仅让师生们领略到了希都日古教授的学术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探索的热情和动力。

我院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史中心主任谢咏梅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首先对希都日古教授为此次讲座所做的辛勤筹备工作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高度赞扬了希都日古教授所呈现的讲解,其内容既广泛又深刻。同时,谢咏梅教授也鼓励同学们向希都日古老师学习,秉持其对待学术的踏实与认真态度,扎实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多掌握学科语言,勤勉刻苦,用心研读,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



上一条:赓续文脉,创享华光 |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万奇教授为我院做专题讲座
下一条:苏德教授为我院中青年教师作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