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访问旧版 联系我们 蒙语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学术科研 → 正文
学术科研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 2021级学硕一班硕士研究生第6期

[日期:2022-05-06]

2022428日晚民族学人类学学院2021级学硕一班在“腾讯会议”举行了第6“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参加本次会议的五个专业有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本次读书会的汇报者是是来自2021级民族学专业的麻芳雪同学,汇报的书目是《礼物的流动》。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麦拉苏副教授出席本次读书报告会并进行了指导与评价。会议主持人是2021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宣俭玲同学。会议主要分三大环节。分别是主讲人讲解《礼物的流动》这本书;全体参与发言与讨论;指导老师的点评。

首先大家从主持人的话题引导和指导老师的介绍中开始了此次的读书报告会。主讲人首先对本书作者进行了介绍。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先生系著名学者张光直的学生,早年著作有《礼物的流动》,最近,他的英文专著《私人生活的变革 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获得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学术著作奖-列文森奖。这是为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列文森而设立的,每年只颁发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主讲人分九个部分对本书进行了详细讲解。1.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主要介绍了人类话语中的礼物,中国社会中的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和本项研究的框架;2.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讲述了下岬村的源起,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身份群体及其近来的变化,亲属结构;3.礼物的世界:初步的分类、其中包括分类范畴和礼单,仪式性场合中与非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下岬村的工具性送礼 ;4.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主要包括村民的随礼开支和义务性礼物馈赠与关系的培养,以及礼物馈赠与行动关系网络;5.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讲到了本土关系概念与地方的小世界,实践性亲属关系与私人网络和关系网络的型构;6.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馈赠规则和互惠变化:这部分讲述了人情和礼物交换的道德性,人情的情感方面和礼物交换的意义与人情的尝试性概括;7.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利与声望:解答了礼物交换的不均衡和社会等级中的单向馈赠,以及非均衡互惠和社会等级的再生产,收礼荣誉与送礼竞争;8.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详细介绍了书中对彩礼和嫁妆以及新郎家与新娘家的婚姻投入,婚姻交换的性质;9.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中重审了关系和人情,交代了礼物和中国的礼物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区别之处。对于礼物经济和社会主义复兴还是转型从多方面分析给出了答案。

主讲人结束分享后各专业同学踊跃的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读书感想与收获。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分别有:村民们理解的关系是什么?“礼”其实是一个与中国“礼乐文明”关系密切的概念,它的历史谱系中,早已包括了“再分配式”的“朝贡制度”,而这种朝贡制度本身也包含着“表达性”的和“工具性”的双重性。那我们常说的“礼仪之邦”与民间送礼行为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怎样理解网络虚拟环境中陌生人的送礼行为?人们为什么在直播间送礼?礼和物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呈现等等。对于以上话题各专业的同学们纷纷加入了讨论,讨论氛围也及其热烈。

麦拉苏老师对此次读书会的讲解和同学们的讨论做出了评价:“《礼物的流动》这本书我很早读过,那么它是我们民族学、人类学,包括我们社会学这个研究领域非常著名的一本书。今天麻芳雪同学把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细、细致地给我们进行了一个阐述,那么大家认真读过的或者是没有读过的同学,通过这样的一个阐述对这本书的作者的情况,书的整体的框架和它的核心的思想以及一些理论的基础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觉得,这是利于同学们进一步的去探讨这本书的。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去使用这本书的一些方法,理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麻芳雪同学也做了一个非常充分的一个准备,所以特别感谢你的分享。那么咱们五个专业的同学也都谈到了自己的一个认识。我觉得,我们学习的专业不同,大家的理解的视角也不同。本身读书呢,他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一个事情,每个人因为他的这个专业背景的不同,包括他人生经历的不同,对于本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大家真的是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最后,麦拉苏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每个问题,从专业高度做了解答和总结,供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并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上一条: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 博士研究生第37期
下一条: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 博士研究生第36期